

时值春耕备耕关键时期,桂林市供销系统充分发挥农资流通主渠道作用,做到早谋划、强储备、稳价格、优服务,全力保障春耕生产农资供应保障。
一、抓储备,夯实春耕“压舱石”
桂林市供销社立足“早”字,自2024年10月起即启动农资冬储工作。成立农资保供稳价专班,统筹协调资金筹措、库容调整及货源采购,提前储备优质农资。截至2025年2月中旬,全市供销系统储备化肥8.28万吨、农膜408吨、农药2269吨,储备量较去年同期增长7.82%,农资市场货源充足、价格稳定,保证春耕备耕农资需求。
二、稳价格,锚定春耕“定盘星”
为应对农资市场价格波动,桂林市供销社坚持“质优价稳”双底线,在荔浦市设立农资价格监测点,实时掌握农资价格变化,及时发布相关信息,组织276家供销社门店入驻“广西农资云平台”,整合资源,压缩成本,让利于民,其中全州县农业生产资料公司、龙胜各族自治县果丰农业生产资料有限责任公司入选2024年全国供销合作社农资保供重点企业名单,为农资供应发挥了示范带头作用。
三、优服务,搭建春耕“暖心桥”
大力推广“数字农资”服务,依托线上平台实现预约订购、定点配送,覆盖全市80%以上乡镇,农民足不出户即可享受“一键下单、送肥到田”。不断完善流通服务,依托基层社、农合联、综合服务站等网点,构建起县、乡、村三级联动流通体系,打通农资配送“最后一公里”。强化农技服务,组织120余名农业专家开展技术培训5000余人次,推广水溶肥、有机肥及测土配方施肥技术,指导农户科学用药用肥。深化金融助农服务,联合桂林银行等机构为涉农主体提供小额贷款,2024年桂林银行阳朔支行给领办专业合作社贷款250万元,极大缓解春耕资金压力。
四、强监管,织密春耕“防护网”
桂林市供销社始终将质量作为农资供应的生命线,严格执行“先检后销”等制度,所有农资产品均需通过质量检测方可入库;配合市场监管部门开展农资打假专项行动,严查假冒伪劣产品,确保供销渠道“零风险”。同时,积极推进农资质量追溯平台建设,实现从生产到销售的全链条数字化监管,让农民用上“放心肥”、“放心药”。
文件下载:
关联文件: